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以武汉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襄阳、宜昌创建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扩大信息消费规模,激发电信流量资源需求。推动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及城域网络扩容升级,推进千兆光网进小区入园区,打造100个千兆应用示范小区和示范园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创新服务应用,提供5G+4K/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全息视频等新型内容服务业务
智能终端。加快引进一批智能终端产业龙头企业,提升智能手机配件生产能力,积极发展基于5G技术的数字影音、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型智能终端产品,引进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3C)电子产品精密零配件、精密模具等配套企业,推动智能终端产品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加快实施京东(鹤壁)智能制造产业园、耕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京富电子信息产业园、天海电子信息年产2000套特种集群指调系统、深圳海思威视5G智能终端制造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增强鹤壁市精密电子产业基地辐射带动能力。
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产业发展初具规模,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初步 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元宇宙创新引领区
统筹布局新型数据中心。积极融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构建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推动郑州、洛阳培育超大型绿色数据中心集群,支持相关地方适度建设新型数据中心,打造“两核多点”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国家(郑州)数据枢纽港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分中心在我省布局。聚焦VR/AR(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车联网、智能制造等领域,建设一批边缘数据中心
提升设计数字化水平。加大设计软件和工具推广应用力度,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开展结构、功能和性能数字化仿真,提升设计效率,优化设计方案,展示设计成果,推广品牌形象
推进服务业态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与各类服务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支持各市县开展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培育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商圈。加快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培育低空旅游、海岛旅游、医疗旅游、休闲旅游等旅游消费新热点新业态,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区。引导各市县依托自然资源、南药资源发展特色康养产业
“数字党建”应用工程。完善集党员管理、党员教育及党员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党建”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党员进行“立体画像”。建设“数字党建体验舱”,集成党课、虚拟现实、远程视频会议、人工智能设备演说练习等互动功能。
鼓励省内高校、职业院校优化既有专业设置,合理规划开设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本科、专科专业,申报相关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支持省内高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联合省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机构,合作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产业学院、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订单、定向、定量”人才培养。加大数据采集、分析、清洗、加工等技术蓝领及人工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算力应用等领域中高端专业人才培养和储备
大力发展家政电子商务、“互联网+家政服务”等新业态。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在健康、养老、育幼、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应用,发展健康设备、活动装备、健身器材、文创产品、康复辅助器械设计制造,实现服务需求和产品创新相互促进
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发挥山东海洋科技资源雄厚、海洋产业基础较好的综合优势,高质量建设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支持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矿山等领域按程序稳步重组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工业互联网、生命健康、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领域培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