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支持中医药博物馆、文化馆等建设,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和推广基地,充分利用数字语音、全景影像、三维影像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形成特色突出的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展示体系
智能硬件及器件。智能硬件重点发展移动智能终端、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虚拟现实设备及工业级智能硬件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积极发展自主可控电子计算机及专用设备,布局发展智能化计算机、高端电子专用测量仪器、新一代通信和网络测试仪器,加快人机交互、生物特征识别、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关键技术在手机、平板、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类终端的应用
工业运行监测调度和行业管理应用。加快智慧工信“一网通办”平台的推广应用,推进大数据、区块链、AI、VR(虚拟现实)、5G等新技术在工业运行调度、行业服务和管理、安全预警等方面创新应用
数字产业化实现新跨越。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力争在优势产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10%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迈上万亿台阶,VR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链
推动沉浸式实景演出,采取多媒体、虚拟现实、三维实景等高科技手段与传统演出相结合模式,实现主动体验、互动性交流,试听体验更震撼,观演效果更充分,将文化与旅游完美融合。
支持虚拟现实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围绕近眼显示、感知交互、内容制作、渲染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对认定的企业年度研发费用增量给予补贴。鼓励企业建立关键技术实验平台,重点支持“首台套”“首批次”,打造产业公共技术与服务平台
培育文旅产业新业态,鼓励“文化+”“创意+”“设计+”“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发展基于5G、超高清、增强现实、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
面向装备、单元、车间、工厂等制造载体,开展智能车间/工厂建设,拓展数字孪生、5G、人工智能、区块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VR/AR)等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以数字文创、电子商务、虚拟现实等为重点,大力引进数字经济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成长数字型企业,形成产业相连、上下游链条相通的新型数字经济业态
鼓励企业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创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打造消费创新高地。规范引导实体商家利用直播带货、达人探店、博主种草、用户点评等方式吸引线上客流转化为线下客流。(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