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RAR星球 清月泠
苹果VisionPro的发布,将“空间计算”这一概念带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作为一项用于捕获、处理并与3D数据实时交互的技术,空间计算能够让人产生感知和反馈等沉浸式交互体验。而空间感知,则是空间计算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跨入了这一赛道,诠视科技正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上海诠视传感技术有限公司2016年创立于硅谷,2017年落地上海,是一家专注空间感知交互核心技术和XR产品的全栈式解决方案供应商。
如今,诠视科技围绕着空间计算、感知交互的路径,以核心算法为基础,差异化建设为目标,打造了一个以分布式计算为基础的、面向空间计算的XR感知交互产品技术体系。该体系与此前的微软Hololens以及近期苹果Vision Pro的架构——即空间计算与感知交互的体系十分近似,但也存在着些许不同。
今日,我们邀请到了诠视科技的CEO——林瓊,听他分享有关空间计算感知交互的相关知识,以及诠视科技在XR领域的战略布局。
林瓊:这与诠视团队的背景有关。公司团队已在这一领域耕耘了多年,在空间计算这一领域有将近50人以上的积累。
此前,诠视科技在计算机视觉的赛道,在技术逐渐发展的当下,又选择了空间计算这一平台。空间计算不仅可以落地自动驾驶技术,还能够结合机器人、低速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场景,在XR赛道的应用也更为丰富。公司所看中的下一个时代的人机交互,目前看来这也是正确的判断,在未来十年,以空间计算为交互入口的平台还将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
林瓊:诠视的感知交互算法的优势在于,在速度和精度两方面达到了平衡。这一算法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把算法和算力做紧密的融合,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单元化的解决方案,赋能人机交互场景。
诠视科技的算法专注于芯片级的部署打造,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轻量化,包括与性能之间的平衡——这也是这款算法最大的特点。事实上,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开源的算法,但当实际把它部署到产品中时,就一定会在面向场景的轻量化适配这一层面进行大量的工作——这也恰恰是诠视科技早年间一直在做的事情。
VRAR星球:贵司的MR眼镜产品SeerLens系列,跟Hololens等同类型产品有何区别?它的优势在哪里?
林瓊:要谈到XR产品线,自然要说到两大鼻祖。其中之一是Hololens,另一个则是谷歌的Google Glass,这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技术路径。Hololens是面向三维空间的强交互型产品,它在行业中是标杆性的产品,而Google Glass恰恰相反,属于另外一个体系,更偏向信息的交互。如今,市场上大致也分化出了以此为代表的两大路径,而诠视科技在最初选择了和Hololens相同的,聚焦空间计算和有强交互需求的场景——这样的场景代表着行业发展的未来。
未来一定是三维的时代,诠视从几年前就锁定了这一方向,把Hololens当做教科书进行对标,而公司最新推出的智能眼镜产品SeerLens B50R在行业客户端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实际上已经与Hololens十分接近。
SeerLens系列的优势体现在产品的差异化上,这其中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轻量化——Hololens是一体式的,而SeerLens是分体式的;其二则是多平台的适配。Hololens是一体式,就不可避免地无法做多平台的适配。而SeerLens系列智能眼镜可与PC、手机、或专属的计算单元来进行适配,在很多场景下都体现出了它灵活的优势。
第三点与诠视科技专属的计算单元有关。公司使用瑞芯微最新的RK3588平台打造了完全国产化的计算单元,可以应对国产化的场景需求,这是与Hololens相比最大的差异化优势——在当前的面临各方面形势下,很多场景Hololens无法支持,而诠视可以做到。
从MR的角度来看头戴式设备,分为几个阶段:首先是轻量化的信息提示类、观影类设备,类似于AR,有一定的轻度交互,其次是完全虚拟化的VR,最后才是MR。MR可以真正实现虚拟与现实融合的应用场景,这也是诠视此刻正在做的。随着行业的发展,可能还会出现需要深度交互场景的to B或to C市场,比如公司目前正在部署的医疗场景就属于这一赛道。
林瓊:谈到MR,以目前的行业来看同样有两大路径。其一是Hololens,它的路线是通过光学进行透视(简称OST),以现实世界为主,虚拟成分为辅,以此将虚拟融入现实,这是一种呈现MR的方式;而苹果走的是另外一种发展路径——它通过相机来看世界(简称VST),以VR的形式的虚拟成分为主,把现实的成分融入到虚拟中,也实现了MR。
这两种路径殊途同归,都以实现MR为目标,而这也体现出行业内真正有价值的趋势还是MR。然而,目前的两大路径所适用的场景不同,要视具体场景而定。例如培训娱乐场景以虚拟为主,只需要一部分现实来增加与虚实融合的体验,这种场景就相对适合第二种路径。根据不一样的场景选择不一样的技术路径,最后产品的形态也不同。
诠视科技作为一家XR的底层技术公司,同时具备OST与VST两种路径的产品。因此,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公司就有不同的方案来对应。
林瓊:毫无疑问,硬件依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不仅在光学显示、色彩、视场角等方面离C端大规模普及仍有差距,在算力和电池的技术上也多有不足。另外,通讯设施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一个因素——目前的5G虽然运行速度快,但功耗太高,想要技术起飞或许要等到6G以后。
内容也是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原因之一。目前业内做内容产出可能仍比较耗时,成本较大,而未来,通过AI对场景的识别,或许会减少在设计开发等工作上的时间。AIGC能够帮助我们生成内容,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将只需要一个XR的设备就可实现所需的体验,这将使行业呈指数级的上升。
目前,XR与AI是绝配,是天生共同成长的一对技术。随着AIGC大规模部署的市场的到来,也会给XR带来快速成长的机会。
林瓊:公司目前的战略布局是围绕“以XR空间计算+AI”这样的底层核心能力,从XR设备开始,部署到XR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整个行业的发展,公司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目前在行业的早期阶段,需要的是提供更底层基础能力,当行业发展到初步的规模之后,公司可能会将重点放在端云结合的环节。
林瓊:走类似技术路径的创业者,需要坚信所选择的技术路径的方向。诠视依然是走在路上的一个团队,谈不上传授经验,但最重要的体会就是坚持——认准一个方向,坚持自己的理念,坚持做正确而又有难度的事儿, 也要活到到这个行业真正起飞的时候。当然,这可能需要时间,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行业中经历起起落落。
随着VisionPro的推出,大家对行业发展的方向更加坚定。从今天的尺度来看,以C端为代表,行业真正的起飞可能会在两年之后开始,2025年或许会是一个转折点。
商务合作:13146398132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爆料投稿:editor@vrarworld.cn
版权声明:本文为VRAR星球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如需转载请联系13341147250 / editor@vrarworld.cn 申请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并保留VRAR星球原文链接。
本文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亮亮视野与标杆客户共研下一代AR智能眼镜G38
XREAL创始人徐驰:预计2027年或2028年将接近行业的“iPhone时刻”
抢跑华为,阿里或本周发布AI/AR眼镜
谷歌Aeneas模型登场:AI助力解读铭文,解码古代文明的新钥匙
预定最强视频生成 AI 模型,OpenAI Sora 2模型已在开发阶段
创新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新典范 安徽省科技馆“联通VR大空间”正式揭牌
云南省博物馆VR沉浸体验展《探秘古滇》正式上线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子研发的“灵境”AR智能眼镜在西安大雁塔、兵马俑等景区试点应用
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
亮亮视野与标杆客户共研下一代AR智能眼镜G38
XREAL创始人徐驰:预计2027年或2028年将接近行业的“iPhone时刻”
抢跑华为,阿里或本周发布AI/AR眼镜
谷歌Aeneas模型登场:AI助力解读铭文,解码古代文明的新钥匙
预定最强视频生成 AI 模型,OpenAI Sora 2模型已在开发阶段
创新打造沉浸式红色教育新典范 安徽省科技馆“联通VR大空间”正式揭牌
云南省博物馆VR沉浸体验展《探秘古滇》正式上线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子研发的“灵境”AR智能眼镜在西安大雁塔、兵马俑等景区试点应用
AI眼镜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 上半年品类成交量同比激增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