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贵州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应用。支持贵州征集遴选一批数字文化、智慧旅游创新项目,培育打造一批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示范项目。支持贵州打造“一码游贵州”智慧文旅品牌,建设贵州智慧旅游枢纽平台,开展智慧旅游标准体系建设,推动4A级以上旅游景区智慧化转型升级。
加强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健全教育、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机构与学校合作,推动残疾儿童青少年相关数据互通共享,在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就读、送教上门及医疗康复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
促进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发挥“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优势,依托宁夏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自治区级特殊教育资源库,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特殊教育学校积极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宁夏智慧教育平台资源。
服务数字经济发展。围绕“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等与服务数字经济相关的战略部署,加强计量与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产业数字化科研生产平台联动,重点开展虚拟现实(VR)、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领域计量检测技术研究
加快旅游智慧化建设。推进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景区、智慧乡村建设,建成数字旅游应用体系,实现国家AAA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和自治区级(含)以上旅游度假区数字应用服务功能全覆盖。加快推进图书馆、博物馆、旅游集散与咨询中心、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数字化和智慧化升级。
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省级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闽教职成〔2022〕25号)部署安排,在各地各校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和公示,确定10个项目为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附件1);36个项目为省级第四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试点项目(附件2);38个项目为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附件3)。现予以公布
推进虚拟旅游发展。通过人工智能、5G、VR/AR 等新技术,推广虚拟旅游产品,扩大 3D 美景欣赏、游客互动交流等虚拟旅游消费体验,支持旅游企业提升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完善以新媒体平台为核心的网络营销体系,多角度、多形式为游客提供情景化服务
政府网站。市发展改革委、顺义区借助VR虚拟现实和全景3D等打造数字云展厅,提供全方位、沉浸式、漫游式观展体验。市文物局挖掘海量文物交易数据形成“北京文物艺术品交易指数”,大兴区上线“统计图解”“搜索热词”模块,为企业或群众获取数据提供新路径。市交通委全面梳理政务事项形成二十余个行业服务场景,优化政务服务事项搜索和分类指引功能。西城区、通州区升级惠企政策服务平台,优化政策多维度精准查询、企业画像精准匹配等功能。东城区借助网络大V影响力,有效提升网站用户使用率和传播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