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RAR星球 多弗朗明哥
近日,Ai Pin母公司Humane被惠普以1.1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引发关注,Humane为何失败?Ai Pin的失败,也给时下火热的AI眼镜敲响了警钟,本期的锐评,我们就此展开讨论。
2018年,前苹果设计总监Imran Chaudhri和软件工程总监Bethany Bongiorno共同成立了AI设备公司Humane,该公司的愿景是打造“隐形”的人机界面,只需要将小巧的计算模块戴在胸前,不需要戴眼镜或头显,也能直观、智能的增强人们的日常生活。
图源:网络
2019年~2023年Humane先后获得种子轮、3000万美元A轮融资、1亿美元B轮融资、1亿美元C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老虎环球基金、软银、高通创投等,投资人有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Stripe前高管和知名科技投资人Lachy Groom等。
Humane由苹果前高管与知名投资机构加持,妥妥的是创业公司之中的佼佼者,市场对该公司的产品充满了期待。
2023年11月,Humane打磨了近5年的产品——AI设备Ai Pin正式发布,它是一款带激光投影仪的可穿戴相机,能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手掌上,让使用者通过手势进行操作,并配有由GPT-4提供支持的虚拟助手,售价为699美元,每月订阅费用24美元,可访问网络和其他服务,定于2024年3月开始发货。
图源:网络
据官方介绍,Ai Pin采用铝材外壳,外观像是一枚大一点的胸针、一个手表表盘,设备无实体屏幕,利用激光投影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手掌上、分辨率为720p,可通过点击、手势和语音交互。
Ai Pin搭载高通骁龙芯片,配备一个投影模块、一个麦克风、一组扬声器、一个摄像头和多个传感器,预装COSMOS操作系统,包含电池组在内,机身重56g,通过名为AI Mic的软件连接到AI模型,可以实现撰写文稿、整理电邮、实时翻译、识别食物并提供营养信息等任务。
Ai Pin发布即巅峰,被《时代》杂志评为“2023年最佳发明之一”,市场预计该产品在2024年的销量约为10万台,结果很快迎来反转。
2024年4月中旬,Ai Pin的首批媒体评测解锁,Ai Pin的口碑从期待变为了失望:《连线》杂志吐槽了Ai Pin实在没有什么用途,回答结果也往往让人失望;The Verge 明确表示 AI Pin 没有任何值得推荐购买的理由。
Ai Pin媒体评测口碑的崩塌直接影响了其销量。2024年6月份,《纽约时报》援引两位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Humane公司已售出10000台AI Pin。但据The Verge在8月援引一位“直接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如今只有7000台售出的设备没有被退回,内部销售数据显示退货量超过了设备/配件销售额(约900万美元),后来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该产品的充电盒有一定的火灾风险。
此后Ai Pin便一蹶不振,2024年10月Ai Pin的价格被下调了200美元,Humane公司的工作重心更是逐渐向为自家的COSMOS操作系统倾斜。
2025年2月,开发出Ai Pin的Humane公司宣布,停止销售Ai Pin,没有了硬件加持,Humane的估值大幅度缩水,从7.5亿~10亿美元的估值,下滑88%,最终惠普以1.16亿美元的价格将其大部分业务收购,具体收购事项包括,Humane的COSMOS系统、相关技术人员以及300多项专利和专利申请。
从表面上看,Ai Pin的失败在于糟糕的用户体验与创新过度:
首先是糟糕的用户体验,Ai Pin的激光投影在室内的话,可以正常显示内容,然而到户外强光下,投影效果就变差了,文字等信息在凹凸不平的手掌中心容易出现变形等问题影响阅读,增加了阅读门槛,仅支持手掌交互,但对手势的优化又不够好,学习成本相当高,且易误触。
接下来是创新过度,尽管我们知道取代智能手机的产品形态一定不是智能手机,可是Ai Pin为了干掉智能手机,而取消了屏幕,加上AI生态匮乏,无法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等的需求,属于为了创新而创新的产品,挑战了人们的电子产品使用习惯。
但是从深层次来看,Ai Pin的失败实际上就是AI从被神化到打回原形。
Ai Pin是Humane花了近五年的时间打磨出来的AI设备,它以全新硬件的形式承载AI服务,Humane设想AI是全能的,能够通过Ai Pin这一载体能够轻松解决人们生活中的多数问题。
然而目前的AI严重依赖云端,一旦关闭服务器,没了AI支持的Ai Pin将瞬间变成“砖块”。就算可以本地部署AI,但是仍然摆脱不了AI幻觉的负面影响,因为AI会编造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看起来合理或可信的信息。
图源:网络
AI在一些媒体以及科技爱好者的眼中,被神化了,被看作是可以改变一切、颠覆一切的存在,其实它只是一项正在发展的技术,所起到的作用顶多是辅助类的工具罢了。
Ai Pin的出现只是AI被神化的产物,这就给时下火热的另一个AI设备——AI眼镜敲响了警钟。
2021年Meta携手雷朋推出的Ray-Ban Stories智能眼镜,由于Meta与雷朋的合作不够熟练,使得产品的摄像头拍摄质量较低、内存小、存在漏音、声音失真等问题,导致用户留存率还不到售出总量的10%。后来这些问题在2023年推出的第二代产品Ray-Ban Meta上都得到了改善,而且内置Meta AI的智能眼镜,依托Llama大模型的能力,用户通过语音口令就可以唤醒智能助手进行对话操作。
Ray-Ban Meta的产品用户体验得到了飞跃,加上299美元的亲民售价,让Ray-Ban Meta大获成功。在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透露Ray-Ban Meta智能眼镜在2024年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00万副。
图源:网络
Ray-Ban Meta的火爆,带火了AI眼镜这一品类,实际上Ray-Ban Meta不是因为AI火的,而是Meta亏本卖硬件的策略,导致其价格便宜、功能丰富,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这一点官方就有所暗示。Meta首席财务官Susan Li表示Reality Labs在新的一年中会进一步扩大支出,原因直接归结于促进AI眼镜的发展。“我们预计我们的可穿戴设备将成为Reality Labs运营亏损在2025年成本收入和运营费用方面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这确实源于我们为进一步加速人工智能眼镜产品的普及所做的努力。”
有国内媒体报道称,Ray-Ban Meta的BOM成本为174美元,即便坐拥Meta的供应链优势,硬件毛利率仍不足30%。对于缺乏议价能力的创业公司,这意味着AI眼镜产品的售价可能突破400美元。
考虑到Meta Reality Labs部门2024年亏损177亿美元,硬件销售仅贡献21.46亿美元收入,亏损率高达89%,其中又有多少是因为补贴Ray-Ban Meta AI眼镜导致的亏损呢?Meta并没有披露这一数据。
遥想当年Meta亏本卖Quest系列VR头显,被IDC指出Meta不可能永远亏本销售便宜VR头显,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Meta亏本销售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的做法是不可持续的。后来Meta推出高端头显Quest Pro、大肆裁员减少亏损。让人不免心生疑虑,Meta亏本卖AI眼镜还能持续多久了。
有用户调研数据显示,72%的Ray-Ban Meta购买者将其视为“科技潮玩”,并不是因为它是AI眼镜才购买。
Ai Pin的失败,是AI被过度神化的失败;AI眼镜的成功,不是因为它有AI功能加持而成功,背后是Meta砸钱补贴的功劳。创业公司与巨头们在涌入AI眼镜赛道的时候,不能全指望被神化的AI,也要考虑自己的钱袋子能否在“百镜大战”中撑得住。
同样是Ai设备,Ai Pin完全相信AI的实力导致失败,而AI眼镜则是披着AI外衣行补贴之实而成功,二者的成败不可同日而语。
商务合作:13146398132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爆料投稿:editor@vrarworld.cn
版权声明:本文为VRAR星球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如需转载请联系13341147250 / editor@vrarworld.cn 申请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并保留VRAR星球原文链接。
本文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