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深度
投融资
政策
活动
视频
当前模式 菜单关闭
我们能帮忙找点什么吗?

独家预测!V社新VR头显即将发布:VR撤退潮中的逆行者,要放出等了6年的王炸牌?

发布日期:2025-11-12 15:56:31
字号:A+A-

 / VRAR星球 清月泠


VR领域,Valve(我们常说的V社)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并没有Meta那样对旗下产品进行高频次的迭代,但其每推出一款新的产品,都深刻影响行业的走向。

 

2016年,它与HTC合作推出的Vive定义了现代PCVR的标准;2019年的Valve Index以其高刷新率、高视场角和具备手指追踪的控制器获得了市场的全肯定,至今仍被许多玩家视为PCVR的黄金标准;2020年的爆款VR游戏《半衰期:爱莉克斯》则展示了顶级IP与VR技术结合所能达到的高度,时至今日,也可以说是VR界唯一的“杀手级应用”。

 

 

然而,现在的VR/AR行业却处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一方面,苹果Apple Vision Pro的发布将“空间计算”概念推向了新高;另一方面,消费级VR市场的增长却在持续放缓,科技巨头们的兴趣点似乎正转向更轻便的智能眼镜。

 

在此背景下,V社被广泛传闻正在开发新一代VR头显——Steam Frame(内部代号Deckard),这不禁让部分观察者产生了一种“49年入国军”的疑虑:在行业风向可能转变的当下,V社继续深耕头显领域,其胜算究竟有几何?

 

根据最新消息,本周,这款传闻已久的头显就要发布了,甚至很有可能就在今天。在设备未发布前,VRAR星球对这款设备进行了全方位的预测,希望给各位看官提供一些可参考的内容。

 

产品形态转变:从分体式PCVR到一体式MR头显

 

回顾V社的硬件历史,其核心思路始终围绕着提升PC游戏的体验。例如,Valve Index就是一个极致的分体式PCVR头显,它需要依赖高性能电脑和外部基站进行定位和运算。

 

然而,市场已经证明,无线、一体机的便捷性是其得以普及的关键。V社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从Valve近年来公开的众多专利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技术路线的转变。一系列专利描述了具备内置处理单元、电池和Inside-Out追踪功能的头显设计。这意味着新头显将不再需要外置基站,而是像Meta Quest或Apple Vision Pro一样,通过头显上的摄像头来完成对自身和控制器在空间中的定位。

 

 

因此,Steam Frame将有很大概率是一款混合现实一体机。它不仅能提供完全沉浸的虚拟现实体验,还能通过摄像头实现高质量的彩色透视功能,将现实世界元素与虚拟内容相结合。这与当前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但Valve的目标可能并不是复制Apple Vision Pro的生产力场景,而是更专注于游戏与应用,并提供一个为用户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在独立模式与PCVR模式之间无缝切换。用户可以在一台设备上,既享受移动端的便捷VR应用,又在回到家中时,无缝接入自己的高性能游戏PC,体验《半衰期:爱莉克斯》这类需要大量计算的3A级大作。这种“二合一”的理念,正是其被视为“VR版Steam Deck”的核心原因。

 

追求更极致的视觉与使用体验

 

基于对现有的爆料和V社一贯追求极致的风格,即将推出的新品有望伴随更极致的视觉与使用体验。

 

在显示方面,Valve Index的LCD屏幕在当年就以高刷新率著称了,只不过在对比度和黑色表现上存在先天不足。我们推测,下一代头显大概率会采用Micro-OLED技术。

 

 

与传统的LCD面板相比,Micro-OLED能够实现真正的像素级控光,带来近乎无限的对比度、极其纯净的黑色和更广的色彩范围。同时,其分辨率预计将提升至每眼4K级别(约3840x2160或更高),这将极大缓解当前VR头显中常见的“纱窗效应”。这也是当前新一代头显采用的主流技术,例如三星最新推出的Galaxy XR和小派科技的Crystal Super采用的也是Micro-OLED面板。

 

不过,根据目前的爆料,Steam Frame采用的是由JDI提供的2.8英寸LCD面板,单眼分辨率可达2160×2160,刷新率120Hz。关于这方面的推测,且看到时候公布后的具体情况吧。

 

此外,与显示技术配套的是光学方案。Index所使用的菲涅尔透镜存在边缘画质下降、鬼影和机身较厚等问题。下一代头显几乎确定将采用Pancake透镜。这种透镜能大幅缩短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其直接好处是头显前端可以做得更薄、更轻,同时能提供更均匀的清晰度和更大的“甜蜜点”(就是VR头显画面中最清晰的那块区域)。

 

在处理器方面,独立模式的存在意味着头显内部必须集成一颗性能足够强大的芯片。据传闻显示,这款头显将搭载高通骁龙 8 Gen 3(SM8650)处理器,该芯片已被广泛应用于小米14、三星S24和一加12等旗舰级手机中。

 

 

在连接性上,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无线PCVR串流,新头显必须支持最新的无线标准。Wi-Fi 6E或即将到来的Wi-Fi 7是最有可能的选项。它们能提供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为无线传输高码率的VR视频流创造更理想的条件,让用户能在独立模式和无线PCVR模式之间实现真正无缝的、无感线的切换。

 

在交互方式上,据此前爆料,新的头显还配备一款名为"Roy"无环控制器,该控制器包含模拟摇杆、方向键以及肩键,能够满足用户在VR环境中的各种操作需求。这款手柄还可能拥有类似 Valve Index VR 头显配套控制器的 Capsense 电容感应功能,可以检测用户手掌与手柄间的距离,在舒适度和沉浸感上做加法。

 

 

但是,像Quest和Vision Pro一样,原生的手部追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交互方式。只不过,根据市面上的广泛预测,新的头显不会内置完整的手指追踪系统,这也是为了节省成本,让价格能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更开放的VR平台

 

V社如果想与已经建立起庞大移动VR生态的Meta竞争,并区别于苹果的封闭系统,他们最强大的武器就是Steam和SteamOS。这也是评估其新头显“胜算”的关键。

 

新头显几乎可以确定将运行一个基于Linux的、高度定制化的SteamOS系统。这正是Steam Deck所采用的策略。

 

早在今年1月,V社官方就宣布SteamOS将扩展至Steam Deck以外的更多设备,大概率就包含此次的新款VR头显。

 

基于SteamOS,V社可以像优化Steam Deck那样,对VR应用的性能调度、功耗管理和系统交互进行深度优化,确保用户体验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一个基于Linux的开放平台,意味着它将继续支持V社长期以来倡导的“开放VR”理念,与Meta和苹果封闭Oculus及IOS系统形成鲜明对比。开发者可以更自由地为其开发内容,用户也可以更灵活地使用设备。

 

这种软硬件一体的整合,将带来革命性的用户体验。想象一下,你可以在通勤途中使用头显的独立模式玩一些轻量级VR游戏或观看视频,回到家后,头显自动检测到家庭网络中的高性能PC,只需一个点击,就能将头显切换为PCVR终端。

 

所有的游戏库、好友列表和成就系统都统一在同一个Steam账户下,无需在不同的平台和商店之间切换。这种无缝的、以用户游戏库为中心的体验,是其他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V社内部代号为“HLX”的《半衰期 3》游戏已经进入“打磨阶段”,如果V社延续当年《半衰期:Alyx》成Index VR头显首发游戏的宣发策略,那《半衰期 3》很有可能跟随Steam Frame头显同步亮相。

 

内部数据显示,《半衰期 3》游戏将不会独占 VR 平台,不过这款游戏仍会成为 Steam Frame 头显的杀手级首发作品,且这款游戏一旦亮相,足以让即将到来的发布会成为V社自 2019 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发布会。

 

定位高端的旗舰产品

 

综合以上预测,V社的新头显将是一款定位高端的旗舰设备。它不会与Meta Quest 3在价格上直接竞争,而是会瞄准追求顶级体验的PC游戏玩家和VR爱好者。它的直接对标产品将会是Meta Quest Pro和苹果Vision Pro,但会采取截然不同的、基于开放PC游戏生态的策略。 

 

参考Valve Index套装(售价999美元,约7100元人民币)和Steam Deck的定价策略,同时考虑到Micro-OLED、Pancake透镜等高昂的硬件成本,新头显的最终售价很可能落在1000至1500美元的区间(大约7100元-10000元人民币之间)。

 

 

这个价格使其远低于3499美元的Apple Vision Pro,但又显著高于消费级的Quest 3,符合其“专业消费级”产品的定位。

 

那么,回到最初的问题:在智能眼镜成为新热点的当下,V社这款新头显胜算几何?答案其实可能并不在于具体的硬件形态,而是在于能否精准服务其面向的核心用户。

 

坐拥Steam的V社根本不需要费心思搭建全新的社交和游戏平台,数以亿计的Steam用户,尤其是那些追求极致体验的核心玩家,就是他们的目标。

 

对于这个群体而言,一个能够无缝接入Steam世界、提供顶级游戏体验的VR设备,其吸引力是智能眼镜目前无法替代的。

 

因此,V社的胜算,就建立在它庞大而稳固的Steam生态壁垒之上。它或许不会在销量上挑战Quest,但极有可能在它自己所定义的“顶级PCVR体验”细分领域,成为一款难以逾越的标志性产品。

 

小结

 

V社的下一步战略,并非盲目跟随行业热潮,而是在行业转折点,基于自身优势做出的一次深思熟虑的出击。

 

如果这些预测成真,那么它不仅将巩固V社在高端VR硬件领域的领导地位,更将证明,在科技领域,服务于一个坚定核心的社群,同样是一种明智且具有高胜算的战略选择。


商务合作:13146398132undefined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爆料投稿:editor@vrarworld.cn

版权声明:本文为VRAR星球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如需转载请联系13341147250 / editor@vrarworld.cn 申请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并保留VRAR星球原文链接。

本文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