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深度
投融资
政策
活动
视频
当前模式 菜单关闭
我们能帮忙找点什么吗?

《浪浪山小妖怪》有“续集”了!全球首个电影+XR联动体验,让你变成电影的主角

发布日期:2025-08-18 14:07:05
字号:A+A-

 / VRAR星球 清月泠


这个夏天,谁还没被《浪浪山小妖怪》治愈过?走出电影院,眼泪还没擦干,好像总觉得那只小猪妖的故事还没说完。

 

如果说,以前的观众只是作为看客,旁观电影人物的喜怒悲欢,但现在,新兴技术的发展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能真正走进这些电影人物的世界——

 

就在《浪浪山小妖怪》电影热映、票房狂飙破三亿的同时,一个“黑科技”玩法横空出世——由上影元和VIMO XR联手打造的《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 XR》,也已在8月与电影同步上线。

 

 

这不是普通的电影周边或者游戏,而是全球首个和动画电影“同档期、同宇宙”的XR体验,其中的故事背景,紧接电影“黄眉大战”,对电影中的留白结局进行了补充,可以算是一个电影的番外彩蛋。简单说,看完电影后,只要戴上VR头显,体验者就能亲自化身浪浪山小妖,感受这些小妖怪的“妖生”,在电影里的水墨山水中冒险、打架、交朋友。对于电影中未说明的“四根毫毛”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也能在这场XR体验中找到答案。

 

从“坐在影院观看”到“走进故事参与”,这种“电影+XR”的双重体验,不只是给影迷的一场全沉浸式福利,也是中国沉浸式娱乐的一次关键性变革。XR大空间技术,正在悄悄改写我们未来的娱乐生活方式。

 

从局外人到剧中人,“电影+XR”形式带来了完整的体验闭环

 

《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这一新体验最核心的突破,在于打破了传统影院中,内容对消费者的单向输出。在以往的观影模式下,走出影院,观众与影片的链接就终止了,如果还是意犹未尽,只能再二刷三刷,或者在社交媒体等平台看其他影迷的影评和二创,但总会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但在“电影+XR”的全新体验模式下,观众在影院经历的情感共鸣与对故事世界的认知,不会再因电影落幕而终结。以《妖你同行XR》举例来讲,通过XR体验,观众将能够从旁观者化身为参与者——戴上VR头显,成为那只小猪妖,和伙伴们在浪浪山的山水间亲身游历、并肩作战,探索“四根毫毛”的秘密。

 

 

作为电影的一种“番外和彩蛋”,XR大空间体验的加入为整个IP打造了一个更完整的故事生态:电影提供给观众的,是深度的情感叙事与视觉盛宴,而大空间则提供主动参与、互动探索的沉浸空间。而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讲,对于《中国奇谭》这类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现象级IP而言,这种从二维屏幕向三维交互空间的扩展绝不仅仅是体验形式的升级。

 

在大空间的模式下,影片中的水墨意境不再局限于画框之内,观众可以“步入”其中,用第一视角感受国风美学;

 

 

 

此外,我们熟悉的“西游”符号(如法术、法宝)还可以转化为可操作的游戏机制,使抽象的文化认同感在协作战斗中变得具体可感;

 

 

与此同时,这种第一视角的亲身体验,能让每位参与者通过亲历的抉择与奋斗,获得前所未有的情感共鸣。这种深度的融合,也为经典IP在数字时代的繁衍提供了新的方式。

 

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并行,中国XR大空间正飞速发展

 

《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是一个允许四人成团的体验,玩家分别扮演4个不同小妖角色,分工拾取厨房“兵器”,在紧张刺激的团战中,每一步都需要默契配合,齐心协力方能闯关成功。而支撑《妖你同行 XR》流畅体验的核心技术,正是中国近年来迅猛发展的XR大空间定位与交互技术。

 

近年来,随着虚拟现实、云渲染技术和动作捕捉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大空间行业在国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大空间行业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为用户打造出了具有高度沉浸感和交互性的体验,目前也广泛应用于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

 

相较于早期的单人或小范围VR体验,现在的XR大空间技术允许多名用户在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的物理空间内自由移动,其虚拟位置与动作都可被系统高精度的实时追踪映射。这样的技术发展,也促进了大空间项目在各大城市的广泛落地。

 

从2023年至今,国内成功的大空间体验不在少数:

 

例如去年落地上海的《无限 The Infinite》,首创了‌融合固定行进路线、自由漫游、坐定体验三种互动形态‌的XR大空间体验形式,观众在体验中可以化身宇航员,亲身体验神秘且浩瀚的太空旅程。这一大空间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打卡,开展四个月观众就突破了25000人次;

 

 

北京的《唐宫夜宴》则借助高度沉浸式的VR场景,生动再现了盛唐宫廷生活,观众置身其中,能够与虚拟角色展开互动,深度领略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辉煌灿烂;与此同时,《唐宫夜宴》作为VR电影,在戛纳电影节获得了“荣誉项目”的称号,还获得了中国虚拟现实电影的001号“龙标”;

 

 

还有在北京、深圳等多地巡展过的《奇遇三星堆》,作为国内首创将遗址考古研究成果转化为VR体验,1:1复原祭祀坑、考古方舱等真实场景,实现“身临其境”的考古体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活化三星堆遗址文物,如青铜纵目面具、神树等,深受观众的喜爱,累计接待参观者数万人次,仅两个季度的盈利就达到了1500万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XR大空间在拓展影视IP多元化应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不错的成果:例如《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风起洛阳》等VR全感剧场依托同名古装剧IP创作,带观众在大唐盛世中跟随影视角色,破解剧情衍生谜案;《封神三部曲》《流浪地球》《解密》等电影工业巨制也有望在VR大空间中构建电影故事衍生的虚拟现实视听奇观。

 

更重要的是,国内一些利好大空间发展的政策,让一切进展得更快。

 

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智慧旅游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着重鼓励文博场馆、景区等文旅场景积极运用VR/AR、元宇宙、全息投影等技术和设备,建设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文化和旅游消费新场景。在该政策引导下,文旅行业与大空间VR的融合进程明显加速;

 

此外,2025 年 3 月 21 日,国家电影局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有序发展的通知》,首次将 VR 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在制作流程、放映标准等方面,虚拟现实电影必须经过国家电影局的规范审查,从政策层面认可了 VR 电影的合法地位。

 

 

前文提到,在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国家电影局向《唐宫夜宴》颁发了001号“龙标”,同时,另有一部大空间作品《隐秘的秦陵》获得了002号“龙标”。这不仅为虚拟现实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规范指导,也吸引了更多影视行业的资源投入到 VR 电影创作中,促使影视与大空间 VR 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相关内容创作、技术研发及市场推广等环节的全面发展 。

 

这些前期的尝试与政策的落地也为更多的影视IP XR化做了很多积极的铺垫,《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就是应运而生的产物之一。

 

“影视IP+XR”可行性获得验证,未来或成标配

 

从产业角度来讲,《浪浪山小妖怪:妖你同行XR》的出现验证了国内“影视IP+XR”的商业可行性。这一XR体验通过与电影同档期上线,形成了“内容-体验-二次消费”的链接。这种“档期联动”策略使项目能在热度最高的时候获得应有的投资回报率,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商业模型。

 

此前,在影视IP XR化这方面,国外其实做得更好一些。例如,韩国Sandbox VR推出的《鱿鱼游戏VR》基于现象级影视IP改编,通过多人协作与高难度闯关设计,能够实现全球多地同步运营,60天内营收达3200万美元。

 

 

2025年CES展会上,索尼影业与“顽皮狗”(Naughty Dog)游戏工作室联合推出的《最后生还者》大空间项目,也是全球顶级影视IP向沉浸式体验的一次深度转化。

 

 

这些需要体验者组队、交互、高质量合作而完成的沉浸式体验,早已为行业提供了“内容升维”的标杆。国内在这方面的进化虽然慢了一些,但也已经走在路上。

 

《浪浪山小妖怪》同期XR体验的出现,为国内大空间的影视内容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双线并行的发展路线,这或许就是它目前存在的意义。未来几年,随着大空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电影+XR”的商业模式有望成为头部IP的标配。而这种全新的娱乐体验模式,也在重新定义人类与空间的关系——这或许才是XR大空间最深远的价值:让每个平凡个体,都能在数字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浪浪山”。


商务合作:13146398132undefined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爆料投稿:editor@vrarworld.cn

版权声明:本文为VRAR星球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如需转载请联系13341147250 / editor@vrarworld.cn 申请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并保留VRAR星球原文链接。

本文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