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VRAR星球 Vivi
玻璃、金属、陶瓷……这些听起来有点“传统”的材料,正在被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悄悄“玩”出新花样,悄然变成了打开AI与AR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
今年10月底,蓝思科技交出了一份史上最强的三季度成绩单:单季营收冲到207.02亿元,同比增长19.25%,净利润更是环比暴涨138.20%。而推动这一波增长的,早已不是大家熟悉的手机玻璃,而是AR眼镜、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这些AI硬件新赛道。
很多人对蓝思科技的印象还停留在“手机玻璃大王”,但其实,这家公司的野心早就超越了玻璃本身。
市场这才反应过来:那个曾经只做手机玻璃的供应商,早就悄悄完成了一场蜕变。你现在每天用的手机、戴的手表、玩的平板,甚至正在戴的AI眼镜、开的智能汽车,很可能都有蓝思科技提供的核心部件。从一片玻璃起步,到如今布局新能源、AI和机器人,蓝思科技正在从单一环节走向全链条创新。

蓝思科技的成长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制造业不断自我刷新的缩影:
l 1993年,周群飞带着2万港币在深圳起步,创办了恒生玻璃加工厂,从手表玻璃开始做起;
l 2001年,她把手表玻璃的工艺用到了手机上,帮TCL做出了全球第一款玻璃屏翻盖手机,一下子打开了新市场;
l 2003年,蓝思科技正式成立,专注做视窗防护玻璃。当时他们尝试把手表玻璃那种不易变形、耐高温的工艺用在手机面板上,没想到这条路走对了,后来连摩托罗拉都主动找上门合作,蓝思科技在玻璃工艺上的实力开始被看见。
2007年是个关键转折点。蓝思科技啃下了苹果iPhone玻璃面板的技术难题,成功打入“果链”,成为初代iPhone的玻璃供应商。从那以后,蓝思一路跟着苹果成长,从iPhone到Apple Watch,再到最新的 Apple Vision Pro,几乎没缺席过任何一款明星产品,也开启了一段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与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参观蓝思
所以,虽然蓝思总部在湖南长沙,名字对大众来说不算响亮,但你手里的iPhone、iPad,或者戴的Apple Watch,很多都有蓝思科技参与研发和生产。
不过,太依赖一个“大客户”也是有风险的。2016年和2018年,iPhone销量两次下滑,蓝思科技的营收就跟着大跌,甚至还出现过单季度亏掉4个多亿的情况,股价在那段时间也跌得挺惨。
这些教训也让蓝思科技清醒过来。从2015年开始,他们主动求变,逐渐把业务拓展到智能汽车、AR/VR、机器人这些新赛道。毕竟,总看别人脸色吃饭,不如自己多铺几条路。
10月28日,蓝思科技发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6.63亿元,同比增长16.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43亿元,同比增长19.91%;扣非净利润27.03亿元,同比增长28.7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207.02亿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9.25%。

蓝思科技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
现金流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44亿元,同比下降7.0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835.39亿元,较年初增长3.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538.45亿元,较年初增长10.66%。
值得一提的是,蓝思科技在第三季度完成了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集资47.68亿港元。公司表示,将把约48%的募集资金用于丰富和扩展产品及服务组合,约28%用于扩大海外业务布局,约14%用于提升垂直整合智能制造能力,还有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除了加码全球化产能,蓝思科技也在不断丰富产品线,推进多元化业务拓展。
根据最新投资者交流纪要,蓝思在AI端侧硬件领域持续推进战略落地。作为全球领先AI平台公司最早的硬件开发合作伙伴之一,蓝思以前瞻性的研发能力和精密制造体系,深度参与新一代AI硬件产品的原型开发与设计,提供关键功能模组与整体解决方案。
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近期拿下了越疆机器人1万台四足机器狗整机组装订单,正式切入机器人制造赛道。而在AR领域,蓝思科技不仅是Rokid乐奇眼镜的独家供应商,更有消息称,其为Meta新一代Ray-Ban AI眼镜独家供应三大核心部件。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蓝思科技已构建起从材料到整机的全方位整合平台。凭借领先的规模精密制造能力,公司已成功进入北美及国内头部机器人供应链,关节模组、灵巧手、结构件已实现批量交付。
当前,蓝思在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整机组装规模上均位居行业前列,预计全年可出货人形机器人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初步奠定了其作为最大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的行业地位。此外,蓝思智能机器人新总部于11月18日投入使用,有望进一步扩大产能。

此外,公司还将业务拓展至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领域,更将触角伸向了“AI眼镜”赛道。今年2月与Rokid的战略合作,便是一次实力的彰显,不仅作为独家供应商,为其AR眼镜提供从精密结构件到整机组装的全流程服务,这一合作更直接催化了公司股价在短期内上涨超30%,市值一度暴增逾500亿元。

蓝思科技与Rokid乐奇达成合作
为给新业务拓展提供更强动力,今年7月,蓝思科技成功登陆港股。在其招股书中,AI眼镜、AR眼镜、人形机器人等风口硬件被重点提及,显示出公司坚定向高端硬件平台转型的决心。
在新兴的AI硬件领域,蓝思在今年8月传出与Meta合作,成为后者新款AI眼镜核心部件的独家供应商,预计后续还将供应链拓展至软板SMT、无线充电模组及整机组装业务。
同时,为加深光学领域布局,蓝思科技还新成立子公司蓝思光电科技(长沙),专门攻关光波导镜片、超轻量材料等核心元件的自主研发。光波导技术被视为AR设备的“技术心脏”,直接决定着显示效果与设备的轻量化水平。蓝思科技在此领域的突破,意味着它已卡位下一代AR制造的核心环节。

在AR眼镜的制造路径上,蓝思选择了一条更难但更自主的路:实现全产业链垂直整合。
从一套三居室的小作坊,到如今年营收超500亿的科技制造巨头,蓝思的转型之路还远未结束。
在Rokid乐奇、Meta、越疆机器人等客户的背后,是蓝思科技从材料、元件、模组到整机组装的一站式能力。它不再只是“苹果供应链上的一环”,而是AI硬件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制造平台。
当轻薄的AR眼镜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蓝思科技正在用三十年的制造厚度,托起那个看似轻盈的未来。
商务合作:13146398132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爆料投稿:editor@vrarworld.cn
版权声明:本文为VRAR星球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如需转载请联系13341147250 / editor@vrarworld.cn 申请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并保留VRAR星球原文链接。
本文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