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深度
投融资
政策
活动
视频
当前模式 菜单关闭
我们能帮忙找点什么吗?

北京交通大学三个教研室入选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建设试点

发布日期:2023-09-25 13:00:48
字号:A+A-

编译 / VRAR星球 R星人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公布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交通大学推荐的3个虚拟教研室全部成功入选。

 

图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据悉,入选的3个虚拟教研室分别为陈后金教授牵头的信号处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王喜莲教授牵头的电气工程专业建设虚拟教研室,以及陈娴副教授牵头的在京理工科高校商务英语虚拟教研室。

 

虚拟教研室是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重要探索,旨在建设一批理念先进、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虚拟教研室,锻造一批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一批教学研究与实践成果,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和质量文化,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北京交通大学目前已有6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未来还将持续关注国家级和北京市级虚拟教研室建设情况,发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和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广泛开展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域的教育教学研究交流活动。

 

北京交通大学入选虚拟教研室具体信息介绍如下:

 

信号处理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教研室类型:全国性课程(群)教学类

 

教研室负责人:陈后金

 

教研室简介:信号处理课程群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该虚拟教研室依托北京交通大学“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与国家级电工电子教学团队。该虚拟教研室涵盖全国60多所不同类型和地区的高校,包括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新疆大学、云南大学、海南大学、内蒙古大学、青海大学等高校。

 

我校信号处理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在团队建设、教学研究、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资源建设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积淀,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团队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主持获得了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全国优秀教材奖,信号处理系列课程获评10多项国家级课程称号,编著出版了该系列课程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精品教材,开播了该系列课程的中文和英文MOOC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课程建设水平处于国内同类课程的领先水平,课程建设成果有力支撑了学校一流学科和专业建设,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教研室类型:全国性专业建设类

 

教研室负责人:王喜莲

 

教研室简介:电气工程专业建设虚拟教研室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优势,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及教学成果为载体,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联合市属高校北京建筑大学、西部高校石河子大学(新疆)、兰州交通大学共同建设。

 

虚拟教研室对接“交通强国”“新能源”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能源交通领域的特色优势,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打通地域、院校壁垒,整合各校优质教学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创新“智能+”时代部属高校、市属高校以及西部高校协同育人新模式和教研新形态,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探索形成具体、可操作的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的建设模式,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面向能源交通的电气工程一流人才培养,辐射带动西部高校协同发展,建成示范性虚拟教研基层组织。

 

教研室类型:区域性教学研究改革专题类

 

教研室负责人:陈娴

 

教研室简介:在京理工科高校商务英语虚拟教研室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国家本科“一流”课程《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及其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9所理工院校,着眼于理工科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问题和现实痛点,共建共享多元的“智能Y”、“互联网Y”等商务英语教学平台,探索技术赋能平台对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成效及作用机制,助力技术赋能大学英语教学的强化升级,实现教与学两者交互、迭代、互进。多校商务英语课程的骨干教师,将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线上教研室,构建常态化的、高频互动的、多元参与的教师社群,打造跨时空、跨学校、跨区域的商务英语教研共同体新范式。


商务合作:13146398132undefined

媒体合作:13341147250

爆料投稿:editor@vrarworld.cn

版权声明:本文为VRAR星球原创,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

如需转载请联系13341147250 / editor@vrarworld.cn 申请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并保留VRAR星球原文链接。

本文部分图片及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发表评论(0